之前有提過,開始嗜讀習慣,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,當時二哥是國中生,他的國文老師是我們當地知名的散文作家,所以,他三不五時會從學校帶回一些散文書籍給我看,我忘記當時懂不懂裡頭寫的意境,但我已經學會開始在腦海勾勒作者的筆下意境。
因為開啓了我閱讀無注音書籍,我彷彿閱讀機器,可以一本又一本讀,喜歡逛書店,聽到什麼事暢銷書就買來看,還有,漫畫店裡的小說也是我常常會租來看的,印象最深的,我已經開始閱讀「言情小說」,雖然沒有圖片,但是腥膻色用文字表達,讓讀者想像就比視覺來得無限延展。
到了五六年級,班上同學流行閱讀瓊瑤小說,於是我們就互相交換,一本又一本,有同學不斷會推薦,推薦金庸武俠小說給我時,我第一部看的是《笑傲江湖》,我最喜歡金庸寫的令狐沖,他的善良、執著個性是我欣賞的。
到了國高中,屬於漫畫時期,當時最紅的就是《灌籃高手》《JOJO冒險野狼》我是鐵粉,唸屏東女中時,下課就會跟同學跑去漫畫店購買周邊商品,還搬過人形立牌回家放房間,現在看來,我就像現在的動漫宅女一樣的行為。
到了大學,我念的是世新攝影,攝影技術我沒學到,但是在欣賞照片背後的含義我倒是很喜歡,所以攝影哲學跟藝術攝影,是我最愛的,因此,我開始閱讀哲學、社會學、藝術學的書籍。
我的藝術思維內化是這時候開始啟發的,我對「藝術行政管理」這樣工作感到興趣,大學畢業就在一家圖像授權公司上班,擔任影像管理的工作。
工作一段日子遇上瓶頸,就想再深造自己,偶然發現原來研究所有個系所是「藝術管理」,沒有任何猶豫,這就是我的第一志願。
準備一年考上台南藝術大學、第二年考上台北藝術大學,我選擇台北藝術大學,因為它是業界裡第一學府,傳言這所學校出來的學生非常有質感,受業界歡迎,還有,它最吸引我的是校園環境。
回到正題,研究所,我更能貪婪閱讀我所有想看的哲學思考書籍,我樂壞了,我滿腦子都是思想,腦袋轉個不停,因此,我很會透過社會學來觀察人跟社會變遷,我常常是跳脫主觀來看這個世界的。
到現在,我還是偶爾會看一些輕鬆的哲學書籍,不過現在,因為工作關係,需要我更同理身邊的人,我開始看的是心理建設的書,這些書籍,不看的人往往最常下的評論是:講這些都是屁,我也會講。
對,沒錯,書籍裡寫的,大概80%我們大概都懂意義,可是,我們就是沒辦法去作到,我覺得真正厲害的是,懂了,去做的人,而不是因為「不屑」就我行我素,既然會講,但是你無法比人家成功,就是不爭的事實,好歹,人家會講,有去做「出版書籍」「賣書賺錢」這件事,但你沒有,你只有嘴巴說說,而且什麼都沒有。
由於蘭絲跳脫團體,常常是一個人在做事,所以,我需要很堅強的獨立性格,要懂得自癒,此時,我非常喜歡透過閱讀「心靈修復」的書籍來幫助自己。
以上,就是蘭絲曾經看過,會看的書籍。
- Aug 28 Fri 2015 05:36
【關於蘭絲】愛閱讀,喜歡看的書,看過的書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